师者担当 为“宁”守护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社区志愿者活动
师者担当 为“宁”守护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社区志愿者活动
三月,疫情的反弹像这料峭的春寒,无数人的生活都为之改变。这座城市一夜之间停止了正常的运转,学校停课,地铁停运,居家办公……所有人都投入到了这场抗疫攻艰战中。在这样瞬息万变的时刻里,3月15日,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的教职工们在收到街道的招募令时,积极响应号召,志愿参加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通过联系协商,我园五位教师志愿者走进社区,一起与社区人员共同投入到“社区流调”的工作中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教师志愿者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以电话的形式进行沟通和摸排与中高风险地区有轨迹交叉的人员,以及排查从外地返宁人员的信息。成千上万个信息,都需要有人去一个一个进行摸查,这也意味着社区人员的工作量有多大。“您好,请问您是xxx吗,我们这里是东旺社区,通过大数据监测显示您最近可能跟新冠肺炎感染者存在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请问您目前住址是哪里......”每一通电话快速,清楚的说明情况,记录信息,安抚调查对象避免恐慌,一天下来每个人几乎要拨打近百通电话。同时在工作途中,志愿者们不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对工作内容不熟悉的,也有对核查地点不清楚的,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没有恐慌没有放弃,虚心向社区人员指教,耐心与电话对面的人员沟通,一条一条地处理各种指令。终于,在3月24日,绝大部分指令处理完毕,疫情也得到有效控制。这一天,社区志愿者工作拉上了序幕。
短短十来天的志愿者工作让五位老师感触颇深,他们表示,能为抗疫做出贡献,自己的辛苦都是不值一提的。疫情既是危机也是契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次志愿者的机会,让他们内心有了更深的感触。张丁文老师在感言里说到:“社区里每一个人都让我心生敬意,也非常感谢能有这次机会,能让我体验到不同工作者的辛苦,也让我能更加珍惜现有的工作。社区工作者这个平凡群体的伟大之处,让人心疼,让人敬仰。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我们要在春天里相拥!”张老师的话让我们进一步体会到服务于人民的社区工作者们是多么地辛苦和不易,也通过这次机会让更多人切实体会他们的辛劳。
邵柳老师在感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有的时候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还会一手拿电话一手拿筷子,或者筷子和笔不知道该放下哪一个,那一刻,都有些懊恼自己的手不够灵活。”简单的话语在读的过程中不由心生当时的画面,发现他们都是用心去灌溉每一通电话。
王雨桐老师提到:“刚开始会有些不适应,因为经常会被当做“诈骗份子”,直接挂断电话,甚至还会有态度恶劣的人对你“凶”,但这些也没有打消我做志愿者的心,深知疫情的严重性,涉及的人数巨多,光靠社区的工作人员是往往不够,后面的逐渐上手,也能很快完整的掌握我所需要的信息并上报到系统,遇到不懂的问题耐心请教社区的工作人员,他们也会耐心的指导你,告诉你该怎么处理这些,以至于再次面对那些不配合的人员也找到应对的方式,尽力把系统里的信息完善并反馈给上级部门。”从她的话语中看到这份工作的不易和无奈,面对困难她还是保持好心态,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这项工作。
方璐老师的感言里有一句话也值得我们去思考:“我们多走一步,多摸排一位人员,其他人就少走一点路,疫情防控的工作就向前一步。”正是因为大家心中共有一个观念,秉着众志成城的态度,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会赢得胜利。
张莉萍老师也在感言里表明体会到:“ 我不知道当志愿者那几天究竟打了多少个电话,遇到过多少个形形色色的人,虽然我们未曾谋面,但是我们好像都知道,我们的心在一起,电话那头的陌生人,也会为我们送来感谢和问候。这是第一次,也希望是最后一次,让我切身体会到病毒在身边咆哮的恐惧,也是第一次切身体会到来自陌生人之间的相互慰藉。”或许很多不经意的“小爱”碰撞在一起,会聚集成温暖整个民族的“大爱”。
萤火虽小,汇聚成河便是光!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的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还未消散,有更多默默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其他人,他们积极发挥着自身的专业优势,给予服务对象力所能及的帮助,共同向社会传递温暖与善的力量。让我们向全体抗疫志愿者们致敬,道一句“你们辛苦了!”同舟共济,同心抗疫,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在疫情消散的那一天热烈相拥!
童蒙养正 育之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