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中华文化,传承非遗之美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研讨会报道
深耕中华文化,传承非遗之美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非遗文化进校园工作研讨会报道
“非遗”是古老的文化记忆,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其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章山王马灯起源于明末清初,因产自秣陵街道凤凰村章山王村自然村而得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是极其珍贵的文化宝藏。我园得天独厚、近水楼台,初步对其资源进行了挖掘和利用。我们结合孩子的兴趣,通过实地探访、邀请非遗传承人进园等“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持续深度挖掘章山王马灯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为积极展现我园孩子对文化传承的风貌,让更多的人熟悉和了解这项非遗项目,章山王马灯传承人王清老师特邀请南京市非遗评审专家、南京市文化馆副馆长、南京市文化馆研究员等成员,2023年4月24日在正方中路幼儿园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工作研讨会。
本次会议由王清老师主持,首先中班小朋友们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进行了跑马灯的展示,只见孩子们拿着自制造型各异的“小马”,跟随着音乐欢快的“奔腾”。专家组们被孩子活泼俏皮、可爱灵动所感染,不由发出赞赏与惊叹。
其次,大家观看了章山王马灯申报非遗的记录片,更近一步的了解章山王马灯的文化与内涵,以及感受到了传承人王清老师的坚守与传承。
最后专家组围绕“如何将孩子们跑马灯的状态艺术的呈现在舞台上”、“跑马灯的动作与队形如何更贴切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如何长期让孩子浸润、感受和传承我们的非遗文化”等问题进行的热烈的交流和探讨。
本次活动,大家对我园非遗文化的重视表示十分的肯定。这次的交流活动意义特别,不仅让专家感受到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传承,也让大家进一步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之后,我园将继续保持初心,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每个幼儿的心灵!
童蒙养正 育之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