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丨让儿童的学习看的见
——南京市正方中路幼儿园“学习故事”专题培训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丨让儿童的学习看的见
——南京市正方中路幼儿园“学习故事”专题培训活动
以观察为基础的儿童发展评价已成为幼儿园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强调要“关注幼儿日常表现,及时发现和赏识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注重激发和保护幼儿的积极性、自信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提出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发展目标,并例举了儿童的典型表现,进一步引导教师们将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中的典型表现和发展目标建立联系。为更好地贯彻《指南》精神,提升教师观察、发现、解读、分析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教师树立正确儿童观,从而为幼儿提供恰当的支持。2020年10月26日,正方中路园开展了“学习故事”专题培训活动。
什么是学习故事?它与孩子的学习有什么关系?教师如何和看待和运用学习故事?带着教师们的这些疑问,首先,戴老师带领老师们一起来追溯学习故事的发源地——新西兰。这是一套有明确价值观的、用叙事的方式进行、能够帮助儿童构建自我认知的评价体系,被广泛的用来帮助教师观察、理解并支持儿童的持续学习,同时记录每一个儿童成长的轨迹和旅程。接着,戴老师向大家传递了学习故事特有的教育价值。学习故事通过改变幼儿园儿童学习评价的视角和方式,促进课程、教学和学习状态的改变。其目的是支持和实现主动学习,并最终走向“有效学习”。这样的评价和学习带来的是“另一种学习状态”。在这种学习状态中,既有儿童发起的活动,也有教师发起的活动,但无论是谁发起的,他们都在彼此倾听、对话、持续呼应,不断有新的想法出现、新的建议产生、新的可能性发生,进而推动课程的发展。最后,戴老师通过一个问题:学习故事与我们平时写的观察记录有什么不同?来让老师理解学习故事特有的教育理念——发现孩子的“哇”时刻,并为大家介绍了撰写学习故事的三部曲——注意、识别、回应,强调了注意、识别、解读幼儿行为的重要性,并结合案例《数数有几楼》让老师们了解了学习故事的撰写方法。
通过培训,老师们深刻了解到学习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理念、一套思维和行为模式”,是老师认识和理解幼儿学习特点的一个过程,是评价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更加明确了该如何观察幼儿生活、如何解析幼儿的行为和想法、如何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幼儿能力和品质进行有效引导,最终促进幼儿自主、愉快、健康的成长。
我们坚信,儿童一出生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儿童的学习、成长状态是积极的,充满生命力的。与孩子们的“学习故事”之旅,我们正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