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阅之有味 读而有为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阅之有味 读而有为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教师读书沙龙活动
十二月的初冬·凉
时间过的真快,秋日的虫鸣仿佛还在耳畔,
枯黄的落叶已悄悄凝结了霜,
一场冷空气夹着小雨,冷气袭来。
初冬,没有春暖花开的盎然生机,
没有夏日清荷的素心淡雅,
也没有秋叶飘落的淡淡幽思。
春夏秋冬,四季轮替着,
冬带着它独有的美韵,款款而来。
《让早期学习理论看得见》
活动伊始,老师们一起选读了书的前言部分,对书本的内容及如何使用该书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次精读分享老师是中大班的顾静娴老师。
顾老师从书本的「第一部分:儿童发展的理论框架」中,选取了让·皮亚杰、埃里克·艾里克森以及利威·维果斯基三位教育家的理论,结合自己平时工作中的领悟,以及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发展,浅谈三位教育家的理论和观点对自己的收获和影响。
沙龙的最后,大家围绕“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教育理论”为话题,结合平时的工作实际进行了阐述和交流。
如何善用“最近发展区”培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幼儿游戏的多种价值和意义如何实现?
如何按照马斯洛的不同层次需要来协助发展幼儿的能力?
过程中,大家互相聆听、积极讨论、各抒己见,结合班级情况和自己理解生动的交流中,让教育理论和实践得以更好地融合。
阅读是一种输入过程,交流教育思想是一种输出过程,学习知识不能只是记忆一些理论,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实践中重复用这些理论。
幼儿教育是一个专业的领域,一个优秀的幼儿教师只有一颗热爱之心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更有质量的陪伴儿童,需要的是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儿童的行为总能在理论中找到支撑,读书可以指导实践。这是双向流动的过程,是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云集。用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石,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理解验证和反思理论。阅读,最终是为了读懂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