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丨追随兴趣,回归儿童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游戏教研组组第二次活动报道
新时代文明实践丨追随兴趣,回归儿童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游戏教研组组第二次活动报道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权利,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特有方式,更是他们身体和心灵成长的内在需求。为更好地学习和践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深入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以全面提升幼儿园内涵发展水平。2021年6月16日,我园游戏教研组开展了第二次游戏教研组活动。
在小班孩子与同伴进行游戏活动时,游戏组的老师们跟随着孩子们的步伐散落在各个游戏角落,认真观摩并记录孩子们的游戏情景。
户外娃娃家的“妈妈”着急地为生病的宝宝打电话求助;小超市的员工们紧
锣密鼓地制作各种美食并售卖;小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专心地练习拔牙技能;小工地的“建筑师”们一起合作搭建火车站台;阅读区的小读者们沉浸在有趣的故事盒中……这里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角落,都有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各位老师一边观察一边交流,有的拿出手机拍下孩子们精彩的游戏瞬间,有的蹲下来侧耳倾听孩子间的谈话。不仅如此,现场老师被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热情专注所感染,情不自禁的与孩子们展开了亲密的游戏互动。
接着,戴老师就本次观摩中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材料投放、教师的组织与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综合能力表现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研讨点评,对各班级自主游戏开展做了全面的回顾与梳理,提出了实质性的建议。
最后,观摩的教师们围坐一堂,把自己当作孩子,制定属于自己的游戏计划:以孩子的笔触表征出游戏场地布局图、游戏人员分工、游戏需要的材料以及游戏的规则等。老师们都表示,这种“沉浸式”的研讨方式,让每一个参与者都将亲身体验融入理论学习中,通过多感官的参与,提升了研讨效果,推动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本次园游戏教研组活动,聚焦游戏现场,关注儿童行为,引导教师们在相互学习,研讨碰撞中对自主游戏的组织与实施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为幼儿园自主游戏活动更好地开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勤学而交流,则博学而睿智。在一次次的观摩、交流、互动的区域创设教研过程中,老师们根据幼儿游戏需求,科学合理地划分区域,支持孩子游戏发展,把教室的“所有”空间还给孩子。让环境成为游戏的主场,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在孩子的世界里,
我们努力成为一名追随者,
追随孩子们的目光,
追随孩子们的喜好,
然后和孩子一起体验、创造、成长。
让孩子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
让环境为教育助力。
童蒙养正 育之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