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项目活动 感受探究魅力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菜单讲座报道
走进项目活动 感受探究魅力
——南京市江宁区正方中路幼儿园菜单讲座报道
为推进我园课程游戏化的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对项目活动的思考,把握项目活动开展的关键要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也为了使教师们更加明晰我园“十四五”课题的研究方向与内容,2022年5月16日我园邀请了江宁区教科室张春珍老师为我们带来《幼儿园项目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张春珍老师首先列举出了当下教师对项目课程的困惑与状态,并对项目活动的定义进行了梳理:项目课程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对某一主题做深入的研究,通常是以个人、小组或团体的方式来探究主题——基于幼儿兴趣的持续性的探究活动。接着向大家介绍了项目课程的起源、概念、价值、实施流程等内容,并且详细的解说了以教师主导计划的课程与项目课程之间的不同,从理论上让老师们对项目课程有了初步的认知。
其次,张老师还解读了项目活动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和孩子们聊天或讨论,浮现主题,了解孩子们对主题的前期经验,建立共同的经验,列出幼儿对主题所知道的内容清单或绘制幼儿前期经验网络图。第二阶段:准备参观、实地观访和参访阶段。在进行研究过程中,教师需鼓励孩子们进行多元表征,如:绘画、建构等各种形式;同时鼓励孩子们共同解读网络图,解答相关研究问题,再进行问题提出和二次梳理,也可进行二次实地参观,反复探索和解决前一次未解决问题。第三:高潮和汇报阶段。相关主题结束之后,进行高潮活动,孩子们可以进行主题展演活动,如:介绍表演、游戏,进行系列表演活动。那什么时候可以结束项目课程呢?张老师向我们介绍了项目课程结束的几大征兆:孩子们已经不感兴趣了、孩子们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幼儿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究技巧。在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回顾课程,对课程进行评价。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进行档案记录,撰写课程故事。
最后,张老师还强调了对项目活动主题进行选择的相关原则,解读了项目课程与每日活动的作息表关系等,还结合“消防员、小小神州号、幼儿园的树”等多个生动的案例,理论结合实际,细致的阐述项目活动的开展过程,张老师在整个讲座过程中,始终饱含激情,声情并茂,我园教师也深深投入其中,受益匪浅。老师们纷纷表示,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关于立足于幼儿开展项目活动方面的学习和思考,以实际问题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立足聚焦点,关注每一个幼儿,为自身的发展助力。
通过此次项目活动的培训,老师的眼界和思维获得了拓展,能够更好地梳理项目活动开展的途径和基本方法:即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通过质疑、探究、寻找、解决问题,引发幼儿的深入思考,调动幼儿探究的兴趣,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更好地进行表征和创造,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童蒙养正 育之有方